2011年1月31日 星期一

2011年1月12日 星期三

郎咸平說 中國即將面臨的14場經濟戰爭

第1戰 匯率大戰── 人民幣對上美元,是兩敗俱傷?還是中國重傷,美國僅是皮肉傷?
第2戰 泡沫大戰── 在國際投機客的攻擊下,中國股、房市是否會瀕臨泡沫危機?
第3戰 產能大戰── 錯把產能過剩解讀為景氣春燕,中國如何突圍失業率和供過於求?
第4戰 地產大戰── 不尋常的房市高漲,中國有可能成為杜拜第二嗎?
第5戰 汽車大戰── 豐田事件讓美國人對日本貨感冒,同樣的手段若用在中國,又會如何?
第6戰 氣候大戰── 讓全球暖化的原因是二氧化碳嗎?還是有其他不可告人的祕密?
第7戰 低碳大戰── 挾著「碳計畫」的曝光,你我可能未來連呼吸都要付錢?
第8戰 新能源大戰── 中國各省對高附加價值產業呈一窩蜂,這到底是福?還是禍?
第9戰 新能源汽車大戰── 產能過剩和智財權問題洶湧而至,是否會壓垮中國?
第10戰 金融資本大戰── 富可敵國的高盛銀行,為何要出手掌控中國生豬產業鏈?
第11戰 產業資本大戰── 鉀肥、鐵礦石、煤礦紛紛被外資入主,中國對於定價權有口難言?
第12戰 轉基因大戰── 一顆基因黃豆恐造成人體不孕,這種控制人口行徑,可能發生嗎?
第13戰 焦炭大戰── 身為焦炭出口國,居然沒有定價權,當中的詭譎何在?
第14戰 文化大戰── 好萊塢電影成功入侵中國,中國該如何捍衛並從中學習反撲?

第一步:挑起資產泡沫
讓中國投資環境惡化,沒人做製造

其實,中國的危機早從二○○六年已經開始了。

在二○○六年之前,中國以製造業為主的民營企業所面臨的投資經營環境已經開始全面惡化,因此製造業企業家把應該投資在製造業的錢,拿出來炒房、炒股,從而造成了房市泡沫、股市泡沫。按照我的理論來看,這根本就是製造業危機的開始,因為企業家不做製造了,而是跑去炒房、炒股。

中國政府決定透過宏觀調控收回流動性,在他們的想法裡面呢,總認為流動性收回來就好了,那手中就沒有那麼多錢炒房了,也沒有那麼多錢炒股了,所以房市泡沫、股市泡沫就一併解決。因此二○○七年,在這種思維的主導之下,中國政府總共六次提高利率,目的在於希望收回流動性,認為只要把流動性收回來之後,那就好了。但是,請各位回憶一下,二○○七年六次提高利率是什麼結果?股價全部大漲,這點讓人覺得奇怪。

提高利率不就收回流動性了嗎?你手中的錢不就少了嗎?那就不能炒股了嗎?那麼股價應該下跌,怎麼會不跌反漲呢?告訴各位朋友,那就是因為你每一次提高利率的結果,就是更進一步的打擊製造業的投資環境。所以大家就更不工作了,所以就拿出更多的錢去炒房、炒股,從而造成每一次提高利率,股價都是大漲。因此二○○六年的泡沫所象徵的就是未來製造業的全面危機,到了二○○八年年中時,也就是在金融海嘯還沒有來的時刻,廣東省製造業就已經倒閉了三○%,江浙兩省製造業已經倒閉了二○%,為什麼?因為製造業的投資經營環境已經從二○○六年開始全面惡化。

什麼才是中國真正的危機?

中國真正的危機叫製造業危機,根本不是金融海嘯,只是金融海嘯讓問題更嚴重。從二○○六年到二○○九年的年底,你覺得製造業的日子好過了嗎?不!第一、人民幣匯率大幅升值,比如說這三年對美元升值了二○%,金融海嘯時期又對歐元升值了四○%;第二、出口退稅調低,到了二○○九年的七月份才調回一七%;第三、二○○八年一月份施行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雖然這個立法我是贊成的,那就是由政府出面保護弱勢群體,然而這個法案推出既缺乏論證,又缺乏試點,倉卒推出的結果,使得中國有三分之一以上的製造業立刻陷入困境,而製造業輸的結果,勞工就輸,而勞工輸政府就必須埋單,造成三輸的局面;第四、宏觀調控,該調控的前提就是錯的,什麼收回流動性,其實是錯的,越宏調越打擊製造業;第五、二○○九年各地的稅費增加。

就這五個原因,匯率的上升、出口退稅的調低、「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的推出、宏觀調控的推出以及稅費的提高,使得這三年來民營企業的投資經營環境更惡化。

第二步:掀起金融海嘯

讓中國出口暴跌,變嚴重產能過剩:還有金融海嘯造成了什麼?出口暴跌。試想中國為何成了出口導向的國家呢?因為地方政府的兩大政策,第一個政策叫作抓建設拉動GDP;第二個政策叫作招商引資。什麼叫作招商引資?那就是中國地方政府瘋狂的招商引資,以至於招商帶來的環境污染、資源破壞、剝削勞工。大力招商引資的結果就是中國產能大幅度擴張,二○○八年的產能已經高達GDP的七○%。

請大家想一想,二○○八年中國有七○%的產能,卻只消費了三五%,那麼剩下三五%消費不了的產能就叫作產能過剩。那怎麼辦呢?所以只有出口給外國人消費。問題就是外國人,尤其是美國人的消費是什麼消費啊?簡單的講就是借錢的超前消費,簡稱泡沫消費。但是只要是泡沫就一定會破裂,而金融海嘯就造成了美國泡沫消費的爆破,進而打擊了中國的出口,造成了嚴重的產能過剩。

到了二○○九年,中國製造業更辛苦了,不但有投資經營環境的惡化,又有產能過剩,因此大家更不想投資了,大家都炒股去了。二○○九年年初開始,房市也回暖了,為什麼?製造業也不想做了!去買高檔房地產了,又去買汽車、奢侈品,所以中國經濟看起來回暖了,其實是間接造成泡沫現象。

在二○○八年年底和二○○九年,又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那就是中國政府倉卒之間連續開了六大虎狼之藥,包括農業改革、醫藥改革、四兆(編按:指總額達人民幣四兆元的經濟振興方案)、十大產業振興方案、汽車家電建材下鄉、二○○九年六成銀行信貸投入基礎建設。表面上是拉動內需,但實際上是利用了明天的產能過剩,消化了今天的產能過剩。這是什麼意思呢?我以四兆為例,其主要的基本投資在中西部的基礎建設,以高速公路為例,建好了之後有沒有車在上面跑?基本沒有。而沒有車跑的高速公路統統叫作產能過剩的高速公路,因此路一建好就是產能過剩。

但在建的時候需要鋼材和水泥,因此可以消化鋼材市場兩億噸的產能過剩,又可以消化水泥市場十一億噸的產能過剩。但是明天建好之後怎麼辦?建好之後的高速公路就是產能過剩,由於不需要鋼材水泥,因此把這兩個行業打回原形成為產能過剩。

第三步:列匯率操縱國

以貿易大戰為手段,逼人民幣升值

我以為這個產能過剩要到二○一○年的年中才會出現,沒想到提早了。二○○九年八月二十六日,溫家寶在中國國務院常務會議上說,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矽、風能產能過剩。二○一○年一月二十日和三月二十日,溫家寶在中國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又說,煤炭、電力、焦炭、鐵合金、電石、有色金屬、鋼鐵、建材、輕工、紡織等十大行業全部產能過剩。

那麼儲蓄呢?中國有很多專業學者說了,中國是個儲蓄大國,可以把儲蓄轉成消費拉動經濟。我發現很多學者是不做研究的,都是憑空想像的。不需要太複雜的觀念,只需要小學二年級的水準就可以教育我們的學者了。我們來做一個簡單的算術,全中國的家庭儲蓄是多少錢?人民幣二十六兆元不到,除以十三億人口,小學二年級的水準就可以算出來了,兩萬元不到,但是學者不會算的。只要算一下就會發現人均儲蓄兩萬元不到,這也叫作儲蓄大國?

歐巴馬準備好三個大禮物來送給中國,相信他們也看懂了中國經濟由於兩個病沒解決,加上用錯藥了,因而導致了三大危機。讀者覺得歐巴馬會雪中送炭呢?還是落井下石呢?想都不用想,當然是後者了。如果他想陷中國於不義,那麼他應該怎麼做呢?

美國原先計畫在二○一○年四月十五日決定是否將中國列入匯率操縱國,這個審判日目前延期了三個月。美國以貿易大戰為手段,逼迫中國在未來的六個月之內,就匯率問題和美國談判。如果人民幣不升值或升值幅度美國不滿意,那麼美國就可以向中國出口到美國的所有產品徵收二七.五%的關稅。

我認為美國的真正目的就是匯率大戰,而貿易大戰就是匯率大戰的前哨戰,但是美國志不在貿易大戰,而在匯率大戰。

請各位讀者想一想美國能夠控制中國三駕馬車的哪一駕?當然是出口。因此不論是美國透過貿易大戰志在匯率大戰,還是貿易大戰本身,都是直接針對出口而來。

1/12 我看 生死接觸






生死接觸

由奧斯卡金獎導演克林伊斯威特執導,奧斯卡獎得主麥特戴蒙(心靈捕手)主演。
【生死接觸】的故事描述3個以不同方式受到死亡恐懼侵擾的人們。首先是喬治(麥特戴蒙 飾),他是藍領階級的美國人,有感知來生的特殊能力;接著是生活在世界另一端的瑪麗(西西迪法蘭絲 飾),她是法國記者,經歷過動搖她現實人生的瀕死經驗;最後是馬克斯(法蘭基和喬治麥拉倫 飾),他是年幼的倫敦學童,當他失去最親密的人時,他不顧一切地想要獲取答案。他們每個人都踏上追尋真相的路途,彼此的人生會交錯,使得他們認為可能或一定存在於來世的信念也會從此改變 。【生死接觸】全片採實景拍攝,取景地包括巴黎、倫敦、夏威夷及舊金山。
一場巨大海嘯撕裂了印尼一處濱海小鎮,使法國記者被拖入水中並經歷了暫時死亡。在倫敦貧苦國宅的街道上,一件意外造成一對雙胞胎孩子天人永隔,倖存的男孩從此失去一直指引他的兄弟。在地球另一端的舊金山,一名男子能進入另一個世界替亡者發聲。
死後會發生什麼事?如此親密的人怎麼一下就消失?活下來的人如何繼續她們的人生?【生死接觸】這部電影探索三個角色各自面對這種問題的追尋,他們都想知道人生盡頭最終的答案。
麥特戴蒙在電影中飾演三個主要角色之一,他同意地指出:「重點不是孤僻地當個虛無主義者,而是在於接納跟你同在這個世界生活的其他人,我認為這終究傳達出肯定人生的訊息。」

編劇彼得摩根在失去一位因意外過世的朋友之後,立刻就著手寫下【生死接觸】的劇本,這促使他深思熟慮這個每個人在人生中都曾思考過的問題。彼得摩根身兼這部電影的執行製片,他表示:「他死得好突然、好慘,根本沒有道理,他的精神也仍與我們同在。在他的喪禮上,我不禁思索跟其他人一樣的問題:『他去哪裡了?』我們會跟某些人很親密,知道他們的所有事,跟他們分享一切,然後他們走了,突然我們就對他的去向一無所知,所以我想寫這個故事,提出一些關於這方面問題的探討。」